公司近五年主持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部分)
时间:
2021/03/15
来源:太阳集团见好就收9728
点击: 次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主持或承担人 |
立项时间 |
1 |
环洞庭湖区酸化稻田固氮蓝藻多样性及优势种群对土壤酸化的适应机理 |
国家自科基金 |
邵继海 |
2020 |
2 |
油菜氮素源库分配调控氮素利用效率的关键基因挖掘与机制解析 |
国家自科基金 |
张振华 |
2020 |
3 |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动态对氮沉降的响应及微生物学机理 |
国家自科基金 |
胡盎 |
2020 |
4 |
三种典型种植方式对水稻镉积累差异的影响过程与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曾清如 |
2020 |
5 |
耐酸锰氧化细菌环境自适应及其介导生物除锰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罗琳 |
2020 |
6 |
F-actin通过HIPPO信号通路调控农田蜘蛛毒腺对镉污染的响应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杨惠麟 |
2020 |
7 |
大气沉降中镉的叶片吸收、转运机制及对稻米镉积累的贡献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黄颖 |
2020 |
8 |
纳米矿物介导下水稻土多物种生物膜的形成与群落演替 |
国家自科基金 |
欧阳凯 |
2020 |
9 |
高活性电化学膜耦合臭氧处理新型有机农药废水效能及机理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智丹 |
2020 |
10 |
湖南省乡村贫困的多尺度空间格局、机理及响应路径——以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为例 |
国家自科基金 |
谭雪兰 |
2019 |
11 |
基于雌激素膜受体GPER探究新烟碱农药对乳腺癌增殖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
国家自科基金 |
曹林英 |
2019 |
12 |
镉砷在典型土壤铁氧化物-有机复合胶体微界面的共吸附机制 |
国家自科基金 |
杜辉辉 |
2019 |
13 |
石墨相氮化碳基光催化剂激活过硫酸盐体系对莠去津污染水体的修复效能和机理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邓垚成 |
2019 |
14 |
水稻NADPH氧化酶OsRbohB调控根表铁膜形成的机理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陈海飞 |
2018 |
15 |
拟南芥AtPDF2.5调控重金属镉定向分配和耐受分子机理 |
国家自科基金 |
罗劲松 |
2018 |
16 |
UV活化亚硫酸盐/过硫酸盐协同矿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及模型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罗 双 |
2018 |
17 |
白腐真菌强化修复新烟碱农药污染洞庭湖湿地的作用机制及微生物群落响应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陈安伟 |
2018 |
18 |
红壤坡面团聚体稳定性对有机碳流失的影响机制 |
国家自科基金 |
段良霞 |
2018 |
19 |
镉的亚细胞再分配差异调控油菜镉毒抗性的分子生理机制 |
国家自科基金 |
华营鹏 |
2018 |
20 |
基于p38 MAPK信号通路研究浒苔多糖对仔猪肠道炎症损伤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
国家自科基金 |
谢春艳 |
2018 |
21 |
长江中游双季稻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
荣湘民 |
2017 |
22 |
南方三熟区冬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建立与示范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宋海星 |
2017 |
23 |
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生物降解的有机-矿质复合体界面作用机制 |
国家自科基金 |
罗 斯 |
2017 |
24 |
南方岩溶区峰丛土壤自然风化演替过程中微结构变化及其应变机理 |
国家自科基金 |
袁 红 |
2017 |
25 |
杂化多孔碳纳米铁微囊修复地下水中芳香族有机砷污染的效能及机理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周耀渝 |
2017 |
26 |
横断山区水生植物集合群落功能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驱动机制 |
国家自科基金 |
符 辉 |
2017 |
27 |
金属硫化物/WO3/g−C3N4双Z型异质结宽光谱降解废水中雌激素的性能与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吴志斌 |
2017 |
28 |
Bt毒素介导的金属离子在土壤-微生物界面迁移行为及微生物菌群响应 |
国家自科基金 |
梁运姗 |
2017 |
29 |
水稻—土壤界面Fe、Mn、As耦合及其阻控As迁移机制的研究 |
国家自科基金 |
雷 鸣 |
2016 |
30 |
前茬作物对水稻根表铁膜及土壤Cd吸收转运机制的影响 |
国家自科基金 |
杨 洋 |
2016 |
31 |
中南镉砷污染农田综合防治示范与技术规范构建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
铁柏清 |
2016 |